信普招聘--招聘应聘面试技巧专题网站

残疾人田志勤的人生轨迹:创业改变命运

求职定位 2016-01-18 11:08 热度:

残疾人在社会上基本是弱小、被救济等的代名词。但在大安市龙沼镇却有着这样一个残疾人,其经营的合作社里的残疾人以及与他一起养猪的农民说:“是他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”、“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”。他就是大安市龙沼镇志勤养猪合作社创始人田志勤。

田志勤1979年入伍,在1981年抗洪抢险中荣立三等功,复员后被安排在大安市百货公司工作,期间,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工作者。1993年百货公司解体,他下岗了。2002年5月16日,一场车祸断送了他的右腿。2004年开始养猪,十多年来,从一个一身外债的残疾人,到如今带动上百人致富的领头人,田志勤经过艰苦创业,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。

田志勤在治疗期间,身体上的痛苦咬咬牙可以忍受,可心里的痛苦让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。术后醒来,万念俱灰,对今后的生活没有了任何希望,深夜,他曾爬上8楼窗户,想结束这种痛苦,可是就在他要向下跳的时候,临床的一位大姐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,他不禁想到:“结束生命很容易,但痛苦却留给了最疼你的人,你希望这样吗?”出院时,妻子成为他的另一条腿,夫妻俩相互依偎坐在老屋前,今后靠什么生活?10多万元的债务怎么还?两个孩子的学费怎么办?这些问题都像一个个重担,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。他没有忘记,自己曾经是一名战士,生性刚强的田志勤拖着病残的身子和妻子一起扛起了生活的重负。

听朋友介绍,养猪行业不错,能挣钱,于是便踏上了创业里程。起初,由于资金少,雇不起工程队,盖猪圈时,他自己跟着搬砖,右侧拄着拐,左手拿着砖夹子,一趟只能搬4块砖,对于他来说相当困难,他却硬是咬牙挺了过来。这年春天,猪圈盖好后,进了50头猪,他拄着双拐,拉不动料车,就一撮子一撮子地倒;站不住时,就坐着打料;猪生病了,没办法,现学现卖,一边看书,一边买药,一边给猪打针。进猪圈时,猪一撞一个“倒栽葱”,起来倒下,倒下再起来,一个七尺男儿,竟然让一头猪欺负成这样,简直是痛不欲生。但是想到自己的梦想,还得挺着干下去。好在当年猪行情好,净利润1万元。拿着1万元钱,田志勤尝到了创业的喜悦,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。他想要还清所有外债,养活妻儿老小,必须提高收入。是继续养猪还是干其他工作?田志勤陷入了思考,最终决定还是养猪,但是要养长得快、收益高的良种猪。经过多方打听,听说省农科院的猪品种好、抗病强、肉质鲜美,他想进一批,省农科院的领导听说了他的故事被感动了,考虑到他资金不足,8头母猪,一头公猪,只收了6000元(市价1.7万元)。到2007年,他已经还清了所有外债,并且还扩大了养猪规模。7月,他组织成立了大安市龙沼镇志勤养殖专业合作社,吸纳养猪业户15户,其中7户是残疾人。合作社成立后,实行生猪统购统销,疾病统一防治,资源共用,信息共享,定期开会碰头,交流养猪经验,谋划合作社的发展。对残疾户、后进户提出帮扶措施。2014年,乡政府又把一个上百万元的扶贫项目给了他,帮他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猪舍,安装了产床、保育床,还盖起了240平方米的托养住房、饲料加工车间,包括化粪设施,一应俱全。

困难面前,他没有选择靠别人的帮助和政府救济生活,“别人能干的,我也能干,并且还要干得更好。”田志勤总是这样说。凭着这种信念,他先后扩大了养猪规模,带动周边几十户农户养猪致富。2014年,经大安市残联和白城市残联推举,田志勤的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。

作为残疾人,田志勤不但没有成为别人的负担,相反却成为一个承担社会责任,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的人。正是由于自己多年的摸爬滚打,他深知残疾人创业是多么的艰辛,特别理解残疾人生活的处境。孤残儿童杨楠是肢体一级残疾人,基本失去劳动能力,6年前父母相继去世,兄妹二人一直在亲友、村委会、学校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艰难度日。田志勤知道后,把杨楠接到了他的大家庭里,不仅供他吃穿,还联系市残联,送杨楠上学。今年9月,杨楠被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特招入学,田志勤带领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为杨楠凑生活费,并亲自送他去上学。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:几年间他陆续收养了田华、王永富等重度

残疾人;也招收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轻度残疾人到养殖场工作。截至目前,有10多名残疾人在他的养猪场工作,另外还有5名托养残疾人。这种供养重度残疾人,又给轻度残疾人创造就业空间的帮扶模式,被国家检查组誉为“基地+托养”创新扶贫模式。

从自力到助人,到如今助学,带领大家一起致富,田志勤都在尽他所能,让需要帮助的人生活得更加精彩、更有尊严。在带领残疾人创业的路上,有苦有甜,并不轻松,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卸下肩上的重担,他用顽强的毅力,书写了一个退伍军人、一个下岗工人、一个残疾人不平凡的人生。

标签关键词:

 备案号:沪ICP备13004700号-1